自盘古开天地,三皇五帝到如今,中国人一向都很重视自己的姓氏,姓氏的延续往往被看做是生命延续的过程。我们经常骄傲的说,我们是炎黄子孙。那么,我们的祖先炎帝和黄帝也都有着自己的姓氏吗?原来炎帝姓“姜”,黄帝姓“姬”,也就是说,现在中国的百家姓几乎都是由“姜”、“姬”两姓分化而来的。
古代人取名方法众多,但也都本着宏伟抱负、贤良品质的原则,在名字中寄托了他们优良的思想观念和美好的祝愿。真正是“以名言志”。
有人从品质方面取名。“程修己”,唐代人,字敬之,“修己”即《四书》中的“修身”,修身就是使品质高尚,只有自己品质高尚,人们才能尊重他。
有人从德行方面取名。“沈德潜”,清代人,字确士,“德潜”就是品德高深,德高望重。
有人从言行方面取名。“于慎行”,明代东阿人,字可远,后更字无垢,隆庆进士,联系名与字看来,意为行为要谨慎,这样才能走得更远,后改字“无垢”,意为追求完美。
有人从礼仪方面取名。“程端礼”,元代人,字敬叔,“端礼”即礼仪周到的意思。
有人从意志方面取名。“盛以恒”,明代人,字勉南,万历举人,苦志励学,“以恒”即持之以恒,他在学习中正表现出了这种精神。
当然,古代还有人叫周公卒、霍去病、商鞅、孙膑……这些带有伤残晦气字眼的名字,令呼唤者和主人都会产生不愉快的感觉,所以也鲜有人用。
而现代人取名,多发端于构思。名字事关人们的“第一印象”,所以取一个有内涵、有品位、有个性又被大家认同和赞赏的好名字,并不容易。不仅需要有广博的知识,而且还要吉祥助运,妙然天成。
中国人深受“万般皆下品,唯有读书高”的思想影响,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世人中才高八斗,所以很多人运用了寄学识渊博之望取名法。比如“孔学思”、“王文渊”、“张博冠”……
做为一个有爱国心的人,总希望民族振兴,国家繁荣。“宋振华”,振兴中华;“王定国”,使国家安定;“陈泽邦”,福泽邦国……
身体是革命的本钱,有健康的体魄,才谈得上其他,尤其是父母更希望子女健康的成长。这种愿望也反映在了所取的名字之中。“王延寿”,延年益寿之意;“丁鹤年”,据说鹤能活到很大岁数,鹤年显然就是长寿之意;“朱龄昌”,健康高龄之意……